
2021年,下石節礦圍繞實施科技興煤、加快創新驅動,為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激發新動能。在科技支撐下,年度礦井安全周期不斷延長,經營業績創歷史新高,高質量發展開創新局面。
科技興煤 不待揚鞭自奮蹄

瞄準“智能礦井、智慧礦區”建設目標,通過在“四化”建設上持續精準發力,聚智求實創新,聚焦提質增效,聚力追趕超越。充分發揮好安全生產信息共享平臺作用,綜合綜合調度、生產技術、一通三防、機電運輸、綜合檢測、報警預警、應急救援系統集約化管控,保障礦井信息化建設一體化推進。
安全監控系統、人員定位系統、工業視頻系統“三網融合”。運用“三網一平臺”,實現煤炭安全生產網、煤礦物資供應網、煤炭運輸銷售網和經營調度大數據全過程財務實時管理平臺大數據互通共享共用,精心打造“互聯網+”全面預算管理新模式,讓礦井集約化管控更高效,智慧化建設更便捷,智能化發展更廣闊,以現代化技術手段助力礦井各項工作穩中向好。
推進礦井“四化”建設蹄疾步穩,以“工業環網+4G無線通訊”,保障工業區域實時調度指揮與無線通訊系統應用無縫銜接。不斷完善生產調度通訊系統、礦壓監測系統、頂板離層監測系統、安全監測監控系統、水文在線監測系統、沖擊地壓微震、應力監測系統、電網監測、工業生產監控系統等信息化系統,織密織牢礦井安全發展保障網。
應用干部走動式管理系統、虹膜考勤系統、人員定位系統,實現安全管控終端與調度通信系統全覆蓋無盲區。集中對井下變電所、大皮帶機房、主排水泵房、壓風制氮機房等重點區域進行變頻升級改造,建成了擁有行業領先制動技術的四米絞車房、智能選矸系統、智能裝車系統、無人值守機房和變電所防越級跳閘系統,以機電設備的安全高效運轉為礦井原煤生產保駕護航。
集智聚力 “四化”建設共推進

在加快“四化”建設工作中,科學謀劃,集智聚力,主動出擊。大力實施近距離煤層安全開采關鍵技術研究工作,針對破解222首個下分層開采工作面在頂板安全、瓦斯治理、防滅火、防治水、沖擊地壓顯現等方面一系列難題,積極開展《下分層工作面巷道優化支護研究及應用》《煤層群開采底板擾動區內定向長鉆孔抽采瓦斯技術研究與應用》《222綜放工作面遠距離供電供液設計分析與研究》《鉆孔視頻監測驗收系統研究與應用》及《近距離煤層地面三帶探查》等科研項目。深入推進單一厚煤層高位走向大直徑鉆孔代替高抽巷瓦斯抽采技術優化與研究工作。投入應用“高位鉆場內施工頂板走向鉆孔抽采瓦斯”的新方法在實際應用中治理瓦斯效果良好,先后在222回順施工長距離大孔徑定向鉆孔36個、累計進尺12951m,有效超前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風險。
堅持發展邁大步,創新不停步,緊密結合礦井實際,將推進2306智能化工作面建設作為年度重大工程,科學調研制定工作方案,超前做好接續掘進和安裝前期準備工作。12月中旬,2306智能化工作面安裝進入緊張有序的推進之中,建成后的井下集控中心和地面分控中心對綜采工作面設備實現“一鍵”啟停,在安全又高效的前提下不斷向“減人提效、無人開采”目標邁進,為礦井智能化建設鋪就平坦大道。
創新進取 積蓄發展新動能

大力實施“人才興企”戰略,積極搭建科技創新、課題研究、項目攻關、技改革新、全員創新大平臺,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引導人才建功煤海,實干作為,積蘊高質量發展新動能。
圍繞聚才育才,健全人才培養激勵機制,讓優秀技術人才創新有支持,發展有平臺,深入開展名師帶徒、新型學徒制培訓等活動,邀請專家舉辦新《安全生產法》專題講座、沖擊地壓防治技術專題講座、開展“一通三防”專題研究,著力破解生產技術難題。深入開展崗位練兵、名師帶徒、全員創新活動,發揮勞模工作室、“創客”工作室、考試中心和創新小組優勢,以“每日一課題”、“每周示范演示”、“每月比武競技”等實訓模式,積極推動崗位練兵制度化、創新創效常態化,礦井涌現出煤炭行業技能大師、省級技術能手等標桿人物,讓產業工人逐步實現由“工”到“匠”的蛻變。產生職工技能絕活70多項,累計征集創新項目456項,《絞車阻車器插卡取電裝置》《錨索液壓張緊泵》等8項創新項目申報專利,對實施效果良好的211項優秀創新項目進行推廣應用,產生良好經濟效益,實現了安全與效益的“雙贏”。科技引領、創新驅動,成為企業加快發展的新動能。